PE市場價格走勢下滑
瀏覽量:1964 上傳更新:2017-11-09
盡管近期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直接導致亞洲PE市場價格走勢下滑,然而這對歐洲市場并未產生較大影響。相反,上周該地區PE(尤其是LLDPE和HDPE)現貨價較此前有所上漲,與油價的跌勢形成鮮明對比。市場人士方分析指出,此次歐洲PE市場價格的逆勢而行主要是受原材料乙烯成本走高以及PE自身市場供給走緊這兩大因素的影響。歐洲布倫特原油期貨報價累計跌幅已達10美元/桶;而歐洲石腦油現貨價已跌破700美元/噸,創自2010年10月以來歷史新低。盡管油價下跌,然歐洲乙烯市場走勢并且受到影響,其現貨報價依舊堅挺。因殼牌公司大型乙烯裂解裝置意外停車,上周歐洲乙烯價格繼續上漲。與10月初相比,當前該地區乙烯價格累計漲幅已高達90歐元/噸。鑒于乙烯單體價格持續走高,加之市場供給走緊,上周末意大利LLDPE和HDPE現貨價已有所上漲,幅度為10-20歐元/噸。目前供給十分有限,而訂單卻源源不斷。因此,企業決定小幅上調PE市場價格。雖然因供給短缺當前德國市場上薄膜級HDPE市場價格小幅上漲,但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稱緩慢的市場需求無法為下月進一步漲價形成強有力支撐。
原油價格只不過是去掉“水分”、回歸合理的過程。在美國大量增加原油產量的情況下,歐佩克并未減產,且不論兩者之間是否有“秘密協議”、打壓俄羅斯之類的嫌疑,單就供需面來說,總的產量增加了,國內企業應該都注意到自原油大跌以來,國內化工產品幾乎無一例外的進入下行通道。對于PP產品來說,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對于原油價格下跌的敏感度自不必多說,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PP價格下滑是成本面和供需面的真實反饋。而近期丙烷價格的大幅下滑對于編織袋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來說幾乎是將PP下跌帶來的成本壓力“對沖”掉了,之前部分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對于編織袋將迫于壓力減產、甚至停產的判斷宣告落空,而這也相應的增加了場內人士對于PP后市的悲觀預期。
上周編織袋市場商談持續陰跌。原料乙烯市場走勢受原油價格大跌影響持續下跌編織袋需求方面持續清淡買漲不買跌心態充斥。目前供大于需行情持續明顯,場內持貨商持續消極,多根據自身情況積極拋貨為主。原料乙烯受原油價格大跌影響,持續下跌,對編織袋支撐暫無,場內交投無幾。編織袋需求方面持續清淡,買漲不買跌心態充斥,成交量相對前期減少;就當前國內編織袋市場供需情況來看,市場商談價格依舊存有下行趨勢,整體市場利空彌漫。短線依舊難有利好支撐轉折點出現。山東及華北地區上海貨源商談價由節前16,600-16,800元/噸調整至16,200-16,300元/噸國產貨源商談由節前16,100-16,300元/噸調整至15,800-16,000元/噸左右華東地區上海貨源主流商談由節前16,300-16,400元/噸左右調整至16,000-16,200元/噸左右,國產貨源商談由節前16,000-16,100左右調整至15,700-15,900元/噸華南地區上海貨源不含稅商談價由節前15,900-16,000元/噸左右調整至15,700-15,900元/噸,國產貨源不含稅主流商談由節前15,200-15,400元/噸左右調整至14,800-15,000元/噸。
現階段煤化工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不論是生產PP還是丙烯都有著其他工藝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這就決定了供應廢舊編織袋企業可以非常靈活的排產和銷售。但前期因為有打開銷路、搶占市場的需要,導致PP產品以較低的價格大量涌入市場,導致整個PP市場陷入一定程度的“混亂”,這可以看做是引起隨后PP市場波動的“導火索”。11月底,衛星石化45萬噸/年編織袋裝置投料,而后在8月上旬產出合格產品;12月初,海越60萬噸/年編織袋裝置產出合格產品;12月下旬,紹興三圓45萬噸/年編織袋裝置產出合格產品。這其中,衛星和三圓所產PP以滿足自用為主,而海越所產PP在初期部分供應三圓,其余部分主要供應周邊PP工廠。然而在三圓的編織袋裝置開車后,海越的銷售壓力變得更大,特別是進入12月份后明顯感受到華東地區PP供應量的增加,這一時段港口庫存也明顯增加,導致港口PP低價頻現,進口現貨一度出現“無人問津”的局面,進而導致美金盤的加速下滑。